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圖說:講座結束後,與會民眾全體合照。 圖/吉安第二分會提供
圖說:與談人王年良提供一張月光寺新建工程之前,鐵皮屋樣貌的舊照片,為大眾解說,月光寺歷經30餘年艱辛的建寺過程,時至今日是結合許多資源才有的成果。 人間社記者張月娥攝
圖說:與談人陳玉寶(右)分享,日常生活中與人結緣的心得點滴。 人間社記者張月娥攝
圖說:講座最後恭讀星雲大師〈廣結善緣祈願文〉。 圖/吉安第二分會提供北昌社區幸福講座 認識因緣與廣結善緣的法寶
2025-07-31
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吉安第二分會於7月29日,在吉安鄉北昌活動中心舉辦一社區一蓮花幸福講座,探討什麼是因緣?如何廣結善緣及其重要性,讓現場51位民眾受益。
主持人由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新城分會督導陳家鈴擔任,她提到,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著作的全集中,有一套《幸福百法》小叢書,內容包含健康、財富、事業、教育、生活、家庭等,給予很多人生的智慧。
與談人李美蘭分享〈廣結善緣之法〉,提及在職場中,體認到人我之間是相互成就的,所以當有人求助於己時,經常抱著能幫就幫的想法。因為幫忙自己的攝影老師,而獲得就近學習的機會,讓攝影技巧及電腦運用進步很多;因為協助朋友,而獲得加入國際佛光會的因緣,退休生活多彩多姿,既充實又有意義。因此,大師文章提到的「有事相求要不推托」,他感觸很深。
在擔任佛光會中華總會吉安第三分會會長兩年當中,遇到許多逆境的考驗,他運用大師文章的「言談舉止要能溫和」,讓分會在和諧中,順利完成許多會務;一路忍讓,也讓自己的心不被境轉,圓滿會長的任務。
常在活動中心為大家服務的陳玉寶分享文章〈如何結緣〉,他說,日常生活中只要面帶笑容,不要有分別心、比較心,這樣就可以輕鬆地與人結好緣。他經常在火車上,總是與身旁的人聊得很開心,雙方都很快樂,「珍惜現在的因緣」就是結緣。
佛教講因果,只要種好因,就會有好果實。在場的每一位都「把握當下的因緣」來這裡聆聽很多人生智慧法寶,這就是因為因緣而來的果實。也因為常來這裡走動,大家都會相互幫忙,例如,此次活動,當主辦單位提出要借用場地時,即有人協助找社區協會理事長商借,才有舒適空間可使用,即大師文章提到「培植未來的因緣」的展現。
王年良分享〈因緣〉文章,以佛光山月光寺新建工程為例,為大家闡述「因緣」,月光寺是民國78年迄今30餘年,如此艱辛的過程,才有一座結合現代又帶有日式禪意極簡風格的寺院。在月光寺每每看見那些綠樹植栽,深刻感觸這裡所有的美好就如同大師所說「結合資源」才有的。「集體創作」就是一起完成一個創作,例如當天有了好的場地之後,該怎麼布置,都要融入智慧,才能圓滿活動。
吉安第二分會新入會員柴俊鳳分享,加入佛光會找到自我價值;在月光寺接觸許多人事物之後,學會了沈澱。很感謝此次活動承擔司儀的因緣,知道自己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;希望將來能有更多的佛法帶給長者。
主持人由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新城分會督導陳家鈴擔任,她提到,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著作的全集中,有一套《幸福百法》小叢書,內容包含健康、財富、事業、教育、生活、家庭等,給予很多人生的智慧。
與談人李美蘭分享〈廣結善緣之法〉,提及在職場中,體認到人我之間是相互成就的,所以當有人求助於己時,經常抱著能幫就幫的想法。因為幫忙自己的攝影老師,而獲得就近學習的機會,讓攝影技巧及電腦運用進步很多;因為協助朋友,而獲得加入國際佛光會的因緣,退休生活多彩多姿,既充實又有意義。因此,大師文章提到的「有事相求要不推托」,他感觸很深。
在擔任佛光會中華總會吉安第三分會會長兩年當中,遇到許多逆境的考驗,他運用大師文章的「言談舉止要能溫和」,讓分會在和諧中,順利完成許多會務;一路忍讓,也讓自己的心不被境轉,圓滿會長的任務。
常在活動中心為大家服務的陳玉寶分享文章〈如何結緣〉,他說,日常生活中只要面帶笑容,不要有分別心、比較心,這樣就可以輕鬆地與人結好緣。他經常在火車上,總是與身旁的人聊得很開心,雙方都很快樂,「珍惜現在的因緣」就是結緣。
佛教講因果,只要種好因,就會有好果實。在場的每一位都「把握當下的因緣」來這裡聆聽很多人生智慧法寶,這就是因為因緣而來的果實。也因為常來這裡走動,大家都會相互幫忙,例如,此次活動,當主辦單位提出要借用場地時,即有人協助找社區協會理事長商借,才有舒適空間可使用,即大師文章提到「培植未來的因緣」的展現。
王年良分享〈因緣〉文章,以佛光山月光寺新建工程為例,為大家闡述「因緣」,月光寺是民國78年迄今30餘年,如此艱辛的過程,才有一座結合現代又帶有日式禪意極簡風格的寺院。在月光寺每每看見那些綠樹植栽,深刻感觸這裡所有的美好就如同大師所說「結合資源」才有的。「集體創作」就是一起完成一個創作,例如當天有了好的場地之後,該怎麼布置,都要融入智慧,才能圓滿活動。
吉安第二分會新入會員柴俊鳳分享,加入佛光會找到自我價值;在月光寺接觸許多人事物之後,學會了沈澱。很感謝此次活動承擔司儀的因緣,知道自己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;希望將來能有更多的佛法帶給長者。
最新消息
紐約道場心靈講座 曲全立談創作與初心
2025-11-15聖麥可預備學校師生參訪香雲寺 體驗佛教文化
2025-11-15紐約道場出席跨宗教交流 共話「生命的禮物」
2025-11-15佛光山出席安寧療護紀念會 分享佛法智慧與慈悲理念
2025-11-15紐澤西佛光人歲末送暖 關懷當地弱勢家庭
2025-11-15柏林佛光山大腦與人生講座 洪蘭巧答生命智慧
2025-11-15勝鬘書院參學多倫多佛光山 探索人間佛教本土化歷程
2025-11-15攜手社區行善 達拉斯佛光人關懷家庭暴力受害者
2025-11-15第四屆礁溪鄉鄉長盃拉密大賽 熱鬧展開
2025-11-15佛光紐西蘭南島書院課程圓滿 《壇經》智慧開啟學員心靈之窗
2025-11-15
相
關
消
息







